Skip to main content
Financial Secretary

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再遇Mathilda

图片

上周一,我出席了香港青年协会和汇丰银行举办的座谈会,和大约三百位本地大学生交流,讨论的题目围绕现代商业机构的社会责任,以及年轻人与政府在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担当的角色。会上曾经发言的同学,大都相信现代企业不应只是赚取利润,更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例如推动环保、体育运动、社会企业发展等等。

完场后, Rosanna(王䓪鸣)和Peter(王冬胜)跟我有一段简短对话,我相信他们不会介意我在网志公开。Rosanna说,她近年接触的年轻人,普遍不只是着眼金钱利益,还重视工作的意义,追求「work-life balance」,做青年工作的,不能忽略这个倾向。当大家纷纷点头认同,Peter就说:「其实我都好重视work-life balance,可不可以也照顾一下我?」电梯内众人即哈哈大笑。

我当然认同Rosanna的观察(并对Peter的渴求感同身受),她所指的情况其实并非香港独有,在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同样都有类似的现象。正如我在预算案演辞中引述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的理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自然就开始追求经济成就以外的价值,即所谓的「心中富有」,这是Maslow对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描述,几乎是放诸四海皆准,香港作为发达城市,自然亦会经历相近的轨迹。

在我念大学的时候,身边不少同学和今天的香港年轻人没有两样,同样希望可以改变社会,例如当年主要由青年人发动的反越战示威、宣传环保的「地球日」、华人学生争相参与保钓运动等等,大家试图通过不同的行动去实现抱负,当中有一些相较激烈的行动,例如我过去在网志提到的「占领校长室」。美国社会比香港发展得早,今天香港发生的事情,不少都令我想起当年在纽约与波士顿的经历。

我在预算案引用「心中富有」之后,身边有一些朋友就讨论,当社会开始追求「心中富有」,是否就等如我们忽视经济发展?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将追求理想和发展经济放在二元对立的位置,以为两者互相排斥,但其实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兼容空间,正如大部份重视「心中富有」的香港人,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一方面全力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另一方面重视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希望利用财富去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改善大家生活。当然,的确有小部份人不重视、甚至表达反对经济发展,但他们或许无为意,自己其实也一直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以上周一的青年研讨会为例,与会的大学同学大部份都是主修商科,从他们的发言可见,他们不是一面倒的追逐盈利,同样相信企业在赚钱以外,还有作为企业公民的功能和责任,特别是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事实上,无论是推动环保、体育运动、社会企业发展,其实都能够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天的研讨会,还有另一个值得记录的经历,就是我再次遇上两周前在另一场合,向我表达希望香港可以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港大女同学Mathilda(见《丝路基金》)。Mathilda年纪轻轻就已经留意到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这的确令人意外,提醒我们不能小觑当下的年轻人,他们的眼界随时比我们年长一辈优胜。在研讨会当天,Mathilda又再一次向我提问,今次的题目是有关政府如何透过提供财政诱因,推动例如电动车等项目发展,问题虽与「一带一路」不同,但同样都是关心香港未来。

无论是配合「一带一路」还是发展电动车,都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看见成果的东西,但我们只要看远一点,不难想象它们对香港未来的重要性,今天能够早一点起步,就有机会早一点看到成绩。正如我在筹备今年预算案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并推动香港如何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发展,希望香港能够早着先机。

Mathilda这个名字颇为冷门,灵感是否来自《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里面Natalie Portman的角色?Mathilda,欢迎你在Facebook告诉我,希望下次再有机会见面。

顺带一提,美国前联储局主席伯南克上星期宣布加入「键盘战士」行列,在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网页开始写网志,又开了Twitter账户,我已经成为了他的读者,特别向大家推荐。

April 5, 2015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