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再遇Mathilda

上周一,我出席了香港青年協會和匯豐銀行舉辦的座談會,和大約三百位本地大學生交流,討論的題目圍繞現代商業機構的社會責任,以及年輕人與政府在推動社會各方面發展擔當的角色。會上曾經發言的同學,大都相信現代企業不應只是賺取利潤,更應承擔一定社會責任,例如推動環保、體育運動、社會企業發展等等。

完場後, Rosanna(王䓪鳴)和Peter(王冬勝)跟我有一段簡短對話,我相信他們不會介意我在網誌公開。Rosanna說,她近年接觸的年輕人,普遍不只是着眼金錢利益,還重視工作的意義,追求「work-life balance」,做青年工作的,不能忽略這個傾向。當大家紛紛點頭認同,Peter就說:「其實我都好重視work-life balance,可不可以也照顧一下我?」電梯內眾人即哈哈大笑。

我當然認同Rosanna的觀察(並對Peter的渴求感同身受),她所指的情況其實並非香港獨有,在不同發展程度的社會,同樣都有類似的現象。正如我在預算案演辭中引述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理論,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自然就開始追求經濟成就以外的價值,即所謂的「心中富有」,這是Maslow對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客觀描述,幾乎是放諸四海皆準,香港作為發達城市,自然亦會經歷相近的軌跡。

在我唸大學的時候,身邊不少同學和今天的香港年輕人沒有兩樣,同樣希望可以改變社會,例如當年主要由青年人發動的反越戰示威、宣傳環保的「地球日」、華人學生爭相參與保釣運動等等,大家試圖通過不同的行動去實現抱負,當中有一些相較激烈的行動,例如我過去在網誌提到的「佔領校長室」。美國社會比香港發展得早,今天香港發生的事情,不少都令我想起當年在紐約與波士頓的經歷。

我在預算案引用「心中富有」之後,身邊有一些朋友就討論,當社會開始追求「心中富有」,是否就等如我們忽視經濟發展? 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將追求理想和發展經濟放在二元對立的位置,以為兩者互相排斥,但其實兩者之間有相當大的兼容空間,正如大部份重視「心中富有」的香港人,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大家一方面全力追求更高層次的理想,另一方面重視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希望利用財富去解決不同的社會問題,改善大家生活。當然,的確有小部份人不重視、甚至表達反對經濟發展,但他們或許無為意,自己其實也一直在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以上周一的青年研討會為例,與會的大學同學大部份都是主修商科,從他們的發言可見,他們不是一面倒的追逐盈利,同樣相信企業在賺錢以外,還有作為企業公民的功能和責任,特別是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事實上,無論是推動環保、體育運動、社會企業發展,其實都能夠通過政府和民間的合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天的研討會,還有另一個值得記錄的經歷,就是我再次遇上兩周前在另一場合,向我表達希望香港可以把握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的港大女同學Mathilda(見《絲路基金》)。Mathilda年紀輕輕就已經留意到國家發展的長遠戰略,這的確令人意外,提醒我們不能小覷當下的年輕人,他們的眼界隨時比我們年長一輩優勝。在研討會當天,Mathilda又再一次向我提問,今次的題目是有關政府如何透過提供財政誘因,推動例如電動車等項目發展,問題雖與「一帶一路」不同,但同樣都是關心香港未來。

無論是配合「一帶一路」還是發展電動車,都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看見成果的東西,但我們只要看遠一點,不難想像它們對香港未來的重要性,今天能夠早一點起步,就有機會早一點看到成績。正如我在籌備今年預算案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並推動香港如何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發展,希望香港能夠早着先機。

Mathilda這個名字頗為冷門,靈感是否來自《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裏面Natalie Portman的角色?Mathilda,歡迎你在Facebook告訴我,希望下次再有機會見面。

順帶一提,美國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上星期宣布加入「鍵盤戰士」行列,在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網頁開始寫網誌,又開了Twitter賬戶,我已經成為了他的讀者,特別向大家推薦。

2015年4月5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