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

司長隨筆

為控疫   齊出力

經過一個多月以來各界的努力和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本港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數目,已經連續超過十日低於30宗的水平,反映疫情正逐漸受控。特區政府日前略為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對食肆的晚市堂食限制,不少食肆生意隨即稍見起色,部份甚至需要排隊等候入座,商場及街道上晚市人流亦見增加,這對疫情以來面對巨大經營壓力的飲食業來說,實在是極其重要的進展。如果能較長期而穩定地讓市民恢復出行、社交活動及購物消費,對各行各業以至整體經濟,將是最堅實的支持。

然而,近期的新增確診個案宗數,每日仍介乎10至20宗水平,趨勢呈現拉鋸狀態,當中逾三成的個案感染源頭不明,這顯示社區的隱形傳播鏈仍為防疫工作帶來挑戰,對市民自由出行及經濟活動的恢復構成威脅。唯有中斷這些隱形傳播鏈,我們才能有效地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恢復正常生活。

兩天後正式啟動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正是希望能達到這個目的。透過找出沒病徵的隱性患者,讓他們獲得適切的護理治療,保障其個人健康的同時,也避免他的家人及朋友受到感染,藉此中斷社區中的隱形傳播鏈。

或許有市民因為怕麻煩或怕採集樣本過程中的可能不舒適,對接受檢測存在顧慮。不過,想深一層,如果持續有隱形傳播及新增確診個案,導致大家只能長期居家抗疫避疫,其實也是一種痛苦—— 除了生活上的不便外,因市民長時間留家而令經濟活動減弱,收入減少,甚至出現情緒問題,痛苦將會更甚。既然如此,也許長痛不如短痛。

雖然有人質疑普及檢測的成本效益,但是,按現時每日十至二十宗的新增個案推算,每十日便累計多一至二百人受感染,以及更多有感染風險的密切接觸者,為這些人士的家庭帶來壓力。少數怕長計,為市民的健康及經濟利益著想,任何能同時達致中斷隱形傳播鏈及保住經濟的措施,都應該積極支持、盡力推動。

特區政府問責團隊將會在今個星期接受檢測。我呼籲各企業和商會,為了保障員工及顧客的健康,盡量在工作安排上便利和鼓勵員工參與檢測。

日前的食肆恢復晚市堂食、部份處所可以恢復營業,是為社會及經濟活動鬆綁的第一步,待隱形傳播鏈被中斷,政府與市民合力做好防疫及環境衛生,我們才可最大程度回復昔日自由出行及照顧家庭的日常生活,並為經濟改善創造有利條件,讓更多處所或行業能全方位的恢復經營。

在這段充滿挑戰的時期,政府透過不同的措施與政策扶助不同行業,過去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及財政預算案的紓困措施,已令政府2020/21的預算赤字增加至近2,900億元,財政儲備將由今年三月底時的11,000多億驟降至8,000多億港元,相當於約13個月政府開支,這個儲備水平和2003年「沙士」後差不多(當年儲備水平回落至約12個月政府開支)。從公共財政穩健及維護市場信心的角度看,這樣的開支增速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一方面是我們需要預留力量,應付日後疫情或有反覆甚至可能出現冬季反彈所帶來的財政需要。另一方面,當年受亞洲金融風暴等連年打撃後,香港受惠於中央多項政策支持和主要經貿伙伴經濟環境好,香港經濟迅速V型反彈;而現時疫情重創環球經濟、中美政經摩擦不斷升溫,外圍經濟展望風險重重,我們實在需要有足夠的資源和儲備來應付可能出現的挑戰,並維持金融穩定。因此,隨著抗疫工作進入另一階段,人類須與新冠病毒共存一段時間的新常態,我們未來的支援措施亦須作相適應的理順和調整,盡可能將資源用得更精準到位。

有效控疫防疫與穩住經濟,必須同時成為政府政策的核心目標,措施多管齊下,顧及疫情、經濟和市民感受,讓社會團結抗疫,經濟發展才能走得穩、走得遠。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即使不能達到滴水不漏,卻是我們在中央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力所能及而又最積極能做的事。走好這「關鍵一哩路」,中斷隱形傳播鏈,政府的工作可更聚焦防範疫情反彈,恢復經濟活力,這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生活和收入。也唯有疫情受控及穩定下來,我們才有條件恢復與內地和澳門的往返,為經濟增添動力,以及透過旅遊氣泡安排,讓市民可到其他地方旅遊及公幹。

讓我們一起合力,打贏這場防疫民生經濟戰。

2020年8月30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