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美食活经济 职训展所能

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今天的报刊专栏,以至网红视频,不难发现饮食文化是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经济面貌的演化、人民风俗和生活习惯,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泡一杯茶、煮一道面食,古今中外的制法往往各有特色。可以说,了解一个地方的饮食其实也是在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和历史。

饮食文化的发展,更是和自然资源、气候地理、经济活动与水平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简单点出了人类始终依靠大地母亲的馈赠;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其经济、社会和人文特质。在现代经济体系里,饮食是重要的服务业环节,和贸易、零售及旅游等相互连动,整个产业链包括了耕种养殖、食材采购、运输物流、餐饮服务和营销推广。丰富、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体验,往往可以带动本地的消费和出行,也可以刺激产品出口和旅客来访。香港素有「美食之都」的美誉,美食经济绝对是香港的机遇,特别是可以为年青人提供更多符合志趣的发展机会。

最近我访问了香港职业训练局辖下的中华厨艺学院和国际厨艺学院,与师生们交流。

最近我访问了香港职业训练局辖下的中华厨艺学院和国际厨艺学院,对此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学员们不管是在介绍别致的朱古力制作和手拉糖工艺,又或是讲解不同的花茶与菜式配搭时,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烹调艺术以至投身这个行业的浓厚兴趣和热诚。他们都抱持虚心学习、踏实练习、精益求精的求学和做事态度,难怪年纪轻轻便在业界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不少学员更在毕业前更获雇主聘用。两个厨艺学院与餐饮业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协作,不少大师级主厨和米芝莲餐厅的名厨(包括访港的国际名厨),都曾获邀到学院示范、与师生们交流,部分更担任学院的顾问。学院还安排学生到内地及海外实习,除了丰富学员的学习和历练外,也可望激发更多中外厨艺的交流与揉合,为香港美食之都培训更多跨文化的人才,让我们的饮食文化更丰富多彩。

「开心香港」系列的活动,职业训练局是积极响应的支持机构之一。不论是在启动礼上示范面条制作、在「美食市集」内营办试食摊位,又或是将于十月份举行的「玩转技能」嘉年华,学员们都踊跃参与其中,在美食体验、时装表演、智能运动、文创活动等领域与市民一起分享他们的创作和乐趣。

最近我访问了香港职业训练局辖下的中华厨艺学院和国际厨艺学院,与师生们交流。

职业训练局是本港最具规模的职业专才教育机构,每年为约二十万名学员提供职前和在职训练,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辖下除了厨艺学院,还有酒店旅游、设计、海事训练等多元化的主题学院。我在过去多份的《财政预算案》中都有拨出资源,提升和加强本港优质的职业专才教育培训,覆盖餐饮、建造、护理、文化创意、时装设计等范畴,并将职业教育和就业支援先导计划(「职学计划」)恒常化,让学员可透过计划以「边学边赚」模式接受学徒培训并获发工资,并在完成培训后取得证书、文凭或高级文凭的资历。截至去年二月,超过7,600名学员及约550名雇主参与上述的职学计划,涉及的行业包括工程及相关技术、汽车业、设计业、珠宝及创意产业、检测及认证业、医务中心营运等。

人才的培育和多元出路,是支持本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除了让年青人能实践自我、发挥潜能外,更同时汇聚大家的创造力和拼劲为不同经济环节增添新力量。充裕的人才供应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整体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更是维持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根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械人等的科技变革,虽然冲击着传统工序和职位,但另一方面也带来新机会。我们必须加强培训本地人才,特别是提升跨领域技能的职前及在职培训,为有志寻索新方向、迈进新赛道的年青人提供更多机会及帮助;也为希望透过学习新技能、提升竞争力和收入的人士提供更多上进的选择。职专教育及多元培训,有助增强整体劳动力的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职业训练平台可让学员、雇主、潜在客户及市场更好对接和合作,在香港推动经济转型并朝高质量发展之际,职专学习和训练绝对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5月2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