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一年之后

大家有没有发觉,近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时好像挤迫了、商场的人流好像多了、街上的旅客好像增加了?近日与多位商界朋友碰面时,话题都少不免谈到市道情况,不少人都说,近期的市道开始好转,虽然个别行业的步伐不一,但他们宽容的表情,与一年前忧心忡忡的神色比较,教人安心多了。

去年这个时候,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打击香港。幸好,我们良好的经济基础,包括稳健的金融系统、充足的外汇和财政储备,加上灵活和有弹性的市场机制等,为香港抵御外来冲击提供有利的条件。我们的整体经济亦较亚洲及其他发达经济体系,表现坚韧。举例说,我们在2008年仍录得2.4%经济增长,而年度财政预算亦受税收的影响有14亿元的盈余,这情况优于区内如新加坡、日本和台湾等。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收缩幅度亦没有如邻近较发达的地区般严重。

去年应对金融海啸时,我们采取了「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策略。在稳定金融体系方面,除了增加市场流动性之外,我们还全面担保存款保险和设立安排给银行提供直接协助,香港的金融体系一直保持稳定。撑企业和保就业是另一个重要环节。过去一年,我一直强调,一份稳定的工作,对市民是至关重要。失业率虽然是滞后的指标,但上升的趋势在近月已经减慢,俳徊在5.4%左右。教我安慰的是,自去年九月以来,职位流失的数目约为12000个(经季节性调整),这远较97至98年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香港在九个月内流失约10万个职位为低。

就业市场展示的靱力,与市民坚稳的消费信心有关。加上楼市没有如97年般出现泡沫,亦成为抵抗震荡提供条件。同时,我们在去年及今年推出总金额达876亿元的利民纾困措施,亦为香港的经济注入动力,单在2009年已可提升本地生产总值约2%。可以说,若没有这些措施,今年香港经济收缩的幅度将会更甚。

香港是一个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系,与环球经济唇齿相依,特别是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经历今次金融海啸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复苏较其他地区会更快更劲,而美国亦开始出现回复增长的迹象,这些都是可喜的发展。但我们必须要问:环球的复苏可以持续吗?香港在金融海啸后的经济秩序,有什么相对优势?

当大家看到这篇网志时,我应该正在伦敦回程的飞机上。还记得,去年为了应付金融海啸,我在这段时间取销了三次外访。今次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分,到伦敦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今次会议的主题,正就是未来增长动力、可持续经济复苏及讨论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已实施及需要进一步实施的宏观金融措施。下次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分享在这方面的想法。

我相信,金融海啸对香港影响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不过,这不代表我们的工作可以停下来。相反,我们仍有大量为复苏作好准备的工作要做,例如发展六大产业、推动知识型经济和优化金融监管架构等。这些工作都不容小觑,例如优化金融监管方面,我们的市场高度开放,容易受到环球金融变化牵连,在雷曼事件后,我们已迈出第一步的改善措施,例如加强金融产品销售的指引,近期亦有银行界反映过度监管的忧虑,下一步应该如何走下去?我认为,应该细心听取社会的声音,小心处理。

未来的经济情况仍是充满挑战,外围情况仍存在不少不明朗因素。我们会确保经济尽快重拾上升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公共财政方面,我们亦应坚守「应使得使」的大原则,让公共财政政策配合经济发展。

在过去一年,我们努力摆脱衰退的阴影,至今我们逐步取得成绩,这实在有赖社会的共同努力。衰退实在是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字眼,难怪曾经有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被禁止使用」,以免被指加剧恐惧,成为千夫所指。闻说这位经济顾问在写到「衰退」时,都会改用「香蕉」趋避。我们较为实事求是,但我都希望,未来我都不会使用「香蕉」。

 

 


2009年9月6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