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inancial Secretary

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紐約回憶

我寫這篇網誌之時,正身處從紐約飛往秘魯首都利馬的航班上。我在過去一個多星期先後到訪了美國洛杉磯、華盛頓和紐約三個城市,之後就動身到利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財長會議。香港自1991年起就成為APEC的成員,在回歸祖國之後我們就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繼續參與這個國際組織。轉眼間這已是我第十次參加APEC的財長會議了。

我在皇后區的法拉盛和一班華人聚會,氣氛熱鬧。

這次我在紐約逗留了數天,除了和紐約市政府和紐約聯儲銀行高層、財金界的代表和商會見面外,我更加高興有機會和當地的華人見見面,了解他們的生活,向他們講講香港的近況。在紐約的華裔移民中,有許多是來自華南和香港,他們跟香港淵源不淺,也自然很關心香港的發展。紐約市議會議員顧雅明(Peter Koo)在我到埗後翌日,就邀請我到皇后區的法拉盛 (Flushing, Queens)和五、六十位華人一起午飯。Peter本身也是一位移民,他在上海出生,在移居美國前更曾在香港居住。當天出席的朋友除了港人,也有來自內地和台灣地區的移民,也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我母校喇沙書院的畢業生,以及不少正在當地唸書的香港學生。大家在一間中菜館見面,忙着寒暄合照,互通近況,好不熱鬧。

熟悉紐約的朋友都知道,當地其實有好幾個華埠,最主要的除了近二十年來開始較多華人聚居的Flushing,另外還有布魯克林(Brooklyn)的唐人街,和歷史最悠久、以曼克頓Mott Street為中心的唐人街。今次我也趁着行程的空檔,回到伴着我成長的Mott Street。

我的曾祖父當年移居到美國,曾經在曼克頓華埠經營餐館,現址(10號門牌)已變成一所美容店了。

我的故鄉台山是有名的僑鄉,世界各地的華埠都能找到台山人的蹤影。我曾祖父當年和不少鄉里聚居在此,因為“Mott” 唸起來像是台山話中的「勿」字,Mott Street於是就有了「勿街」這個有點古怪的中文譯名了。

我在十三歲時隨家人來到紐約後,就住在曼克頓下東城區的St. Marks Place定居,每天走路到當時尚在東十五街的史岱文森高中上學。我曾祖父曾經在勿街經營唐餐館,我每逢星期天也會到勿街的顯聖容天主教堂望彌撒,和一班朋友參加教堂屬下的青年小組,課餘時到醫院和老人院探訪,也有參與清潔街道等義務工作(其實小時候我們一家住在深水埗,也會到附近的聖方濟各堂望彌撒,後來我父親更着我到教堂做輔祭,所以我也學懂幾句祭祀時用的拉丁語)。

我當年常到的勿街顯聖容天主教堂。

我還記得那時我在唐人街附近的小食糖果店做過暑期工,負責調製 “Egg cream”。這是一種由朱古力糖漿、牛奶和梳打水混成的冷飲,喝起來香甜又「潤喉」,夏天時很受平民大眾歡迎。紐約現在仍然能在一些小店嚐到這種價廉物美的飲品。我記得當時打工一個星期能夠掙到二、三十元美金,而那個時候連鎖快餐店的漢堡包價錢大概是兩毫左右,可見我這份兼職的回報算是相當不錯了。

曼克頓唐人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環境和售賣的東西多年以來都不曾大變,現在仍然能夠找到一些非常傳統的中式糕點和食品。每一次我回到這裡,都有一種回到從前的感覺。當我看到我認得的舊建築和店鋪,半世紀前和父母、弟妹和友儕們的點滴往事都湧上心頭,心情既複雜又奇妙。

我當天離開勿街的時候,碰上一位陌生的老人,他非常熱情的拉着我的手,說到我母親的名字,提起他跟家母是相識。的確,在外地生活的上一輩華裔移民,往往都很念舊情,社區裏守望相助,鄉里鄰里之間的情宜特別濃厚。他們團結一致,很多時都能夠凝聚出一股力量,推動社區發展,改善生活環境。在香港這個現代化的城市,社區和屋邨裏的關係也許不及往昔的街坊街里,但我想香港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歸屬感卻是有增無減,只要團結一致,多點互相尊重,多點真誠聆聽,努力做到無分彼此,一定能夠產生更多正能量,為香港未來的發展加油。

October 16, 2016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