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inancial Secretary

Blogs of former Financial Secretary

須知排除水浸“點滴皆辛苦”- 寫在暴風雨之後

星期二(七月二十四日)下午,我視察了渠務署的緊急控制中心和林村河的河道改善工程。這次視察在時間安排上很巧合。視察日期是早已定下的,而颱風韋森特當天剛好吹過,凌晨還掛起了13年來第一個十號風球。視察時,雖然天文台已改掛三號風球,但風力仍然強勁。這個時候前往視察,讓我對渠務署同事的防洪工作有更深刻體會。

據天文台的資料,香港是太平洋沿岸地區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年降雨量約2,100至2,600毫米。以往每逢暴雨,新界北部的低窪地區和市內部分舊區經常水浸。例如,颱風黛蒂一九九三年襲港時,全港受水淹面積達一千多公頃。

渠務署15年來一直積極推動全港各區的雨水排放計劃,隨著各項大型排洪、蓄洪、雨水隧道等基建工程陸續落成,香港的水浸黑點已由一九九五年的90個減至目前的15個。基建設施以外,預警和應變措施也非常重要。

渠務署的緊急控制中心,可以實時監察主要河流及水道的水位,自動收集雨量、潮汐和水位等資料。中心的監察人員可以快速分析相關資料,及時向可能受影響地區的市民發出預警,並在有需要時通知相闗部門,預備救援和疏散。

由渠務署研製的即時水文資訊系統
十號風球期間防洪緊急控制中心的情況

不過,渠務署署長告訴我,單靠這些防洪設施和監察系統還是不足夠,更重要的是一班在風雨中仍緊守崗位的外勤同事,因為在颱風和暴雨下,雨水渠很容易被樹枝、雜物阻塞。這時,即使雨水渠原來設計的排洪能力再高,也於事無補。所以,每逢暴雨,渠務署會分派多個外勤小隊,到全港容易水浸地區的分區辦事處駐守,以備一接到水浸報告,就在安全情況下立即檢查渠道和清理堵塞,以免水浸擴大。在這次十號風球和前後的雨天,各區的外勤隊在四天內(即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出動了470多次清理渠道。

在我訪問緊急控制中心時,剛好有一隊同事完成工作回來。原來他們在早上八時當八號風球仍然高掛時,已經開始清理紅隧九龍入口一帶的渠道,疏導積水,確保風暴過後市民上班時的交通不受影響。下午,他們又到荔枝角清理其他渠道。

經過一番辛勤,他們雖然不無倦容,但面上仍帶微笑。他們告訴我,清理渠道堵塞不能單在大雨時進行 “急救”,更重要是平日“預防”。每年雨季前,他們會為路面集水溝、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進行大型清理。雨季期間也會不時巡查,使渠道保持最佳的“狀態”。

與外勤隊合照
雨季前清理集水口

防洪治水一直是古今中外的重大民生問題。大禹昔日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家傳戶曉。即使在今天,大規模的水浸仍不時在各地城市發生。例如上周末,北京的大雨造成水浸,印象猶新;去年,暴雨淹沒了美國首都華盛頓河濱區多條街道,又使新加坡購物商業區的商店受淹,泰國首都曼谷的大規模水淹更持續一個多月。

香港市民以前也經常受到水浸困擾。但二零一零年以來,我們經歷過兩次黑雨、多次紅雨和這次十號風球,皆沒有大面積的水浸發生,旺角不再見到水深過車軸的情景,永樂街海味店不再受雨水入屋之苦。雖然在一些的低窪位置仍然有局部的水浸,但整體而言,暴雨過後,道路積水得到迅速疏導,交通迅速恢復,大多數市民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我相信渠務署會繼續努力,克服餘下的水浸黑點。

在受惠於渠務署同事努力的成果時,我想起唐代詩人李紳“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句。“盤中飧”具體可見,渠務署同事的目標卻正是要讓我們見不到水浸。以後每當暴風雨後,我會記得渠務署同事排除水浸“點滴皆辛苦”。

(除了參觀緊急控制中心,我還到了林村河,了解在河道改善工程中,如何保育生態,將來有機會再談。)

July 29, 2012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