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

司長隨筆

「築」以自豪

隨着本地疫情漸趨穩定,特區政府正努力鞏固抗疫的成效,期望讓各行各業可展開穩定的復蘇步伐。以建造業為例,其最新失業率為10.9%,較早前回落了0.6個百分點,雖然數字仍高,但只要能繼續積極控疫抗疫,為工地提供妥善安全的免疫屏障,相信建造業的就業情況有望穩步改善。

事實上,發展基建工程關係到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不論是房屋、醫院或道路網絡,政府一直積極大力投資,未來數年政府工務工程每年開支估計均超過一千億元。再加上私人發展項目,建造業整體的工程額每年約在三千億元的水平,創造超過三十萬個就業機會,反映香港對建造服務的需求持續殷切。

上周,我出席了香港建造學院院校發展工程的竣工典禮並致上賀辭。

然而,香港建造業正面對多方面的挑戰,特別是從業員「高齡化」及技術老化的問題,而我們已從多方面採取策略應對,包括應用創新科技、提供專業化培訓和推動從業員年青化等。

創新科技

為建造行業引進創新科技,既可提升生產力,也可提升工程的質量和工地安全。我在二○一八年的《財政預算案》撥款10億元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鼓勵及支持業界採用科技和創新的建築方法,例如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組裝合成」建築法等,同時亦致力提升從業員掌握科技應用的能力。此外,去年在工務工程開始採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由規劃、興建,以至工程各環節的監督都引入最新技術,令施工更安全,同時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質量。

除了在工程上採用創科,香港建造學院自二○一八年成立以來,也把創新科技納入課程,例如學院的葵涌院校設立首個「建造業安全體驗訓練中心」,將虛擬實景技術(即VR)及不同的感官體驗注入安全訓練課程當中,以提升業界及學員對工地安全的意識,減低工程意外發生的機會。又例如,學院在燒焊課程及起重機操作課程中亦引入模擬器的應用,讓學員可在安全環境中逐步掌握所需的技術。

專業化和年青化

建造業對工藝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十分重視工藝培訓。過去十年,政府向建造業議會合共撥款6億2千萬元的培訓資源,協助應對業界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其中,在2019年的2億元撥款,用於支持香港建造學院增加津貼吸引年輕人入行接受培訓,支援培訓在職工人由普通工人提升至「中工」(即半熟練技工)水平,並訓練更多「中工」成為「大工」(即熟練技工),讓從業員可透過進修,不斷晉升。

當日亦聽取了學員介紹了院校的最新發展。

除了加強從業員的工藝培訓,香港建造學院亦積極為課程進行資歷架構認證。現時,全日制建造證書課程及建造文憑課程已獲得資歷架構的認可,而學院亦致力爭取成為第三級別的「學科範圍評審」的營辦者,為全日制畢業生提供完整的持續學習銜接機制及清晰的晉升階梯。換句話說,年青人加入建造業,通過學院的基本培訓課程後持續學習,可以有三個發展方向:成為技術優秀的工匠、知識型的「工地」打理人,又或是前線項目督導人員。

在政府、建造業議會及業界的努力下,議會在這十年間已培訓超過40 000名從業員,為業界注入新力量。透過創新科技的應用、專業的培訓和優化晉升階梯,提升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和從業員的發展機會,有助吸引更多年青人入行發展。

上星期,我出席了香港建造學院院校發展工程的竣工典禮,見證學院位於九龍灣、葵涌以及上水三所院校的翻新及設施提升工程順利完成。有關工程整合及提升各院校的訓練設施,以配合現代的互動教學模式和建造業未來發展的需要。在竣工典禮當日,學員及畢業生跟我們分享了他們持續進修的方向和對未來的憧憬。除了希望在工藝技術、創新科技應用及工程監督等範疇繼續裝備自己外,有些學員已計劃報讀高級文憑,向知識型建造業技術專才的目標進發。可以說,建造業界的傳承已逐步搭建了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應用的多層次階梯。

令人驚喜的是,這批同學不單止有工匠的手藝,還有具時代感的音樂才華。當天同學們組成的樂隊,更即席表演並獻唱了由學院師生填詞的校歌。現場樂隊的專業工匠精神,實在令人眼前一亮! 就讓我借用學院校歌中的兩句歌詞「一雙手築以自豪 再遠也決心攀到」,與所有年青人共勉。相信無論是在那個行業,只要有夢想,努力學習、攜手向前,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發展的天地。

2021年6月6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