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就预算案的几点说明

上周三我发表了新一份的财政预算案,即将完结的财政年度赤字预计超过二千五百亿元,下年度赤字估计仍超过一千亿元,规模将仅次于2020/21年度,成为有纪录以来第二高的赤字纪录,两年间财政储备从相等于二十三个月政府开支的水平,显著下降至十三个月,无可避免局限了可用在「派糖」的空间。

考虑到经济经历连续两年衰退,失业率亦高企,我决定维持逆周期财政政策,透过维持较大的财政投入,提升支持经济的力度,希望支援市民、惠及企业,让整体经济能最大程度的受惠,同时尽可能以多角度、多渠道方式纾缓就业市场的压力。

上周三新一份预算案公布后出席记者会。

就以电子消费券为例。在连续两年过千亿元赤字的压力下,我仍决定推出电子消费券,规模达到360亿元,目的是注入消费力在本地经济体系内流转,发挥乘数效应,最大程度地激活消费气氛,同时广泛地让市民以至企业受惠。参考外地经验,「分期注入、限期使用」的消费券,有助小商户在计划中受惠,除了可带来更多生意,也加强了使用电子支付的诱因,让他们能更大程度受惠于电子支付带来的新商机。

诚然,电子消费券的设计及执行细节将关系到用户体验及计划成效,例如分期的期数、每次发放的金额等详情,目前仅属初步构思。感谢大家在过去几日的回馈,我们在拟定计划的细节时将仔细考虑市民及商户的意见,也会照顾没有电子钱包和行动不便的市民在申请及使用消费券时的安排。

事实上,各种不同的具体安排各有其利弊,最终也需要作出取舍,希望大家谅解最终方案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例如有市民希望可将金额一笔过注入消费券以供使用,但同时有意见认为这是变相倾斜大商户;也有市民希望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可以更长,让他们慢慢使用,但这可能削弱计划刺激消费的效用。无论如何,我们在敲定细则时,会在储值支付营运商可应付的技术范围内,尽量兼顾用户体验及计划成效。

其实,电子消费券计划的设计务求达到资源能聚焦支持本地经济,让市民和企业受惠,同时也有助促进较多的就业机会。事实上,无论是消费券的间接拉动效益,以至在预算案中建议再拨款66亿元开创约三万个有时限职位的直接帮助,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至于在疫情下失业而面对财政压力的市民,如果需要贷款应急,现时在市场上选择不多,即使有亦属利息高产品,对借款人造成沉重的负担。有见及此,预算案推出「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是为照顾这部份市民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多一个辅助性质的财务选项,而非作为临时失业援助的替代。

我在这份预算案的措施中,已尽量平衡不同方面的需要和负担能力,力求支援社会所需,同时避免加重市民的生活负担。就如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率,也审慎地考虑了本港金融市场竞争力及未来发展等因素。

在国家支持及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下,本港金融市场持续蓬勃发展。随着新经济及科技革新,我们在2018年因时制宜修订本港的上市制度,包括容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科技公司或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挂牌,以及容许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在港作第二上市,逐步让本港股市的组成更反映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大潮,因而令本港股市的市值增加了约四分一,并刺激交投量从之前平均每日880亿元(2017年底)大增至去年平均每日接近1300亿元,单计今年一月份平均每日成交更达到2400亿元的新纪录。

事实上,由于港股提供大量以内地业务或内地科技为主的企业股票选择,加上本港保障资金自由进出和实行普通法司法制度,以及在互联互通制度下本港和内地股市的紧密联系,构成本港证券市场的独特、核心优势,甚至坊间有人笑言这近乎是某种形式的「独市生意」。正是这种难以复制的优势,带动了我们的市场持续发展,交投大幅上升,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略为上调印花税率的空间。根据我们的建议,每十万元的交易也不过只需多付三十元的印花税,对一般的交易参与者应属可负担水平。

过去几天港股市场的波动,一方面受外围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个别股份(尤其是科技股)经一段时间急升后估值较高,出现调整,并不影响我们对本港股票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大局的判断。事实上,这几天区内多个市场例如东京、首尔和上海等,亦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

我们作出相关决定时,已小心充份评估、衡量这措施对香港市场竞争力的潜在影响,并会继续观察具体变化,作为日后参考。保持和提升本港市场的竞争力,一直是我们决策中的重要考虑。我们亦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多元蓬勃发展。

2021年2月28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