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难耐的抗疫路

还有不到三个星期,我们便要告别2020年。过去这十一个多月,大家都经历了很不一样的日子,当我们还在社会暴力冲击中喘息之际,瞬间又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期间从张罗防疫物资和生活所需,到学习、工作以至家庭照顾都受到妨碍,也许都曾感到慌忙失措,甚至焦虑不安。这一年相信大家都感触甚深。这场世纪疫症除了打击环球经济,更催迫着我们调整生活日常、工作习惯、营商模式甚至社会运作。

第四波疫情于十一月下旬来袭,来势汹汹,不单确诊个案数目高企,确诊者更分散于不同组群、背景和地区,加上无病征的感染个案和源头不明个案较多,以及入院的确诊者病情较重,这些情况都令人忧虑新一波疫情将较之前更严峻。这是一场没有烟硝的战争,面对的是看不见的狡猾敌人,我们时刻要保持高度警觉,继续拼力打好这场还有一段时间的抗疫战。

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被视为最能有效管控和遏止疫情蔓延的办法。特区政府亦正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在全球研发疫苗的四大技术种类中,我们已锁定了其中两只采用不同技术的疫苗供应,第三家采用另一种技术的疫苗的洽购亦接近落实。政府采购疫苗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购得最大量的疫苗(初步目标数量为香港人口的两倍)供市民接种。

不过,在全球层面,疫苗是处于求过于供的状况,而且审批过程还未完成,疫苗的供应无可避免会是分批到达。至于随后整个接种安排也须按需要和风险分成不同优次群组,分批处理。而市民接种疫苗的速度,以及社会对疫苗的接受程度等,都会影响其对疫情控制的成效。

从购买疫苗、制定接种计划,以至从高风险组群开始逐步为市民接种,都实在需要一定时间。而且,接种疫苗虽能预防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而出现的严重症状,但却不能完全消除被感染的风险。因此,较审慎的预期是,即使增添了疫苗作为抗疫的重要工具,明年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继续做好管控疫情工作,避免疫情再反弹对已疲弱不堪的经济和民生加添压力。

展望2021年,将会继续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除了本地和环球疫情发展仍存有很大变数外,还有中美关系发展,以至地缘政治等影响。为了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在编制来年的财政预算案时更须为公共资源的运用厘订先后缓急,留有弹性。涉及防疫抗疫工作的资源我们当然会全力配备,令防疫工作取得最大效果,这是稳住经济民生的最关键要素,也是恢复与内地通关和国际往还的先决条件。

对于因为防控措施而被政府要求暂时关闭或限制营业的处所,利用公共资源提供一定支援固然是情理之中,但却只是杯水车薪,且终非长久之计。最重要的是管控好疫情,让百业恢复正常营运,市民恢复日常生活。毕竟政府资源有限,自年初疫情至今,亦已推出金额规模属历来最大的支援措施,包括在财政预算案和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三轮支援措施,协助受影响的企业及市民。考虑到疫情往后的发展仍难免起伏,政府在为防疫抗疫的工作配备充足资源的同时,亦必须保留财政实力,以应付已知和不时之需,特别是要在风云变幻的外围环境和疲弱的本地经济情况下,保持香港的金融稳定。

政府无意追求财政储备的不断累积,我们会因应整体社会的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利益而运用资源。我们的公共理财原则始终是「应使则使」、「短长期兼顾」,冀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杠杆效益,推动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说到底,要稳住市民、企业及社会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有效抗疫,亦需要维持公共财政的稳健。

2020年12月13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