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抗疫与创科

为了及早找出无病征的隐形患者,以切断社区中的新冠肺炎病毒隐形传播链,普及社区检测计划自上周二起正式展开。至今已有超过一百万名市民成功预约,当中六十多万人已进行检测,找出了一些新感染个案。及早找出这些潜伏在社区的隐形个案,为他们提供隔离治疗,实际上也就是保障他们身边家人和朋友的安全,也减低社区中发生二代、三代传播的风险。

日前我到了位于科学园的社区检测中心,视察运作情况并给前线工作人员打气。

计划首天,我便跟整个问责团队一同接受检测,过程非常顺利快捷。日前,我到了位于科学园的社区检测中心,视察运作情况并给前线工作人员打气。我十分感谢这次参与计划的前线医护、公务员同事和工作人员,以及多间不同机构所提供的协助,为本港的防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部份检测中心的使用量和预约量接近饱和,政府日前已宣布将计划延长四日至9月11日。为了自身健康和家人朋友的安全着想,我再次呼吁仍未登记的巿民积极参与接受检测。

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这次计划有着重要的「溢外效益」,而这种效益并非单从识别出隐形患者的数字所能量化。因为若不及早找出这些社区的隐形患者,当日后放宽限制重启经济时,便会带来疫情反弹的风险,甚至要再重新收紧各种防疫措施。这种时收紧时放宽的循环,只会令香港经济难以真正复苏,巿民生活也难以恢复正常。

现时我们首要争取尽快控制和稳定疫情,以便逐步放宽更多限制措施,为重启经济做好准备。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放眼长远,为疫情下「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和转型问题及早筹谋。

事实上,这次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少传统行业为了应付疫情下的「新常态」,均积极加快应用各种不同的科技,不论是视像会议、网上营商、网上接单和送递、智能自助服务系统、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工作流程管理以至数码支付等,在这次疫情中均获得广泛应用。可以说,各行各业加速「电子化」、「科技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为协助企业应用科技以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我们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遥距营商计划」,计划下每个资讯科技方案连同雇员的培训开支的资助额最高为10万元,而每间企业可获最高30万元总额资助。计划自五月中推出以来,至今共收到逾18,000份申请,当中约七成半获批,总资助额超过7亿6千万元。有见企业反应踊跃,我们已增拨10亿元继续推行计划,并提出多项优化措施。

此外,这次疫情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及消费模式,这些新习惯、新需求在疫情过后很可能会持续下去,这一方面对许多行业的旧有营运模式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为更多新行业开启了契机,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和产业模式带来更多未知的可能。

上周我到科学园参观时,便参观了区内的生物医药科技共享实验室和办公空间,并与区内三间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成员会面,希望加深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这几间本地公司在香港均已取得不错发展,其中一间研发了可实时监察病人身体状况数据的穿戴式装置,在这次疫情当中,更获医管局应用于监察正在隔离的新冠病人情况,有助减低医护被感染的风除。另一间公司则在基因研究中透过次世代定序技术,研发更精准的癌症监察和治疗方法,长远目标是降低检测和医治癌症的成本。

当日也顺道参观科学园区内兴建中的「创新斗室」,项目落成后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价格相宜的租住空间,以吸引他们留港发展。

可以说,不论是生物医药科技,还是其他创新科技的发展,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以至整体社会利益,均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即使面对经济衰退、财政压力,特区政府仍会继续投放资源,坚定地推动创科发展,力求为香港经济未来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2020年9月6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