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以色列的创科

上星期,我率领一个三十多人的香港商贸代表团,到以色列访问四天,成员来自生物科技、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和风险投资等界别,当中不少是香港数码港和科学园内的公司。此外,还有香港贸易发局、香港投资推广署、数码港和科学园的代表。由今次代表团的组成可见,我们一方面十分热切期待与当地创科业界交流,寻求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希望吸引他们来港开展业务,加强香港创科的科研力量和产业发展。

以色列过去十多年在创新科技方面的成就,令国际社会刮眼相看。事实上,以色列没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人口规模只跟香港差不多(约八百多万人),但近十多年当地政府透过积极推动创科发展,使整体经济取得相当不俗的发展。根据外国研究报告及媒体报导,以色列在创科方面的竞争力在全球排行第三,整体科研开支更占其国内生产总值达4.25%,领先大部份先进经济体;其初创企业数量及风投资金规模,以人均比例计算更是全球领先水平。

以色列近年在农业科技、医疗科技、金融科技、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研发成果,许多技术很早便被一些国际巨企收购或采用。其中一项较为港人熟识的近例,是一款可协助失明人士阅读、辨识亲友以至交通灯号的辅助眼镜,由一间专攻人工视觉技术的以色列公司所研发,现时香港已有社福机构推荐给失明人士选购。

四天行程中,代表团参观了当地多间创科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创科公司孵化平台,并进行了多场商业配对。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包括一间由当地大学及企业家共同创办的AMIT技术转移办公室,旨在促进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生物医药科研成果商业化,推动科研和商业的结合。过去十多年来,在AMIT的帮助下,以色列理工学院出来的毕业生创立了一千六百多间公司、创造了超过十万个职位,现时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以色列公司当中,一半都是以色列理工学院毕业生所有份创办或管理。

当然,有人会认为以色列创科产业的成功,来自于其背后国防军事科技的需要。然而,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透过政府积极的政策,推动「官、产、学、研」通力合作,加上蓬勃的风险投资基金,成功建构出一个创科产业所需的、生机勃勃的生态圈,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使香港身处的环境不同,但我们也正在建构创科生态圈方面下功夫。例如,我在今年预算案中拨出一百亿元,建设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两个创新平台,目的便是希望吸引更多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来港,与本地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更多中下游研发项目,打通学术、科研和商业之间的环节,汇聚更多的人才,建构完整的创科生态圈。

此外,我在以色列还主持了多场跟当地初创和创科业界的座谈会,介绍香港的优势,并回答他们的提问,希望吸引他们到香港落户。事实上,当地业界也表示香港对他们很有吸引力。首先,香港是亚洲最国际化的金融中心,我们的融资平台广而深(香港金融市场规模为以色列的廿二倍),可助力他们迅速融资扩张,特别是香港最近进行了上市制度改革,容许拥有不同股权架构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和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另一项香港吸引之处,在于可以作为他们开拓中国和亚洲地区市场的跳板。以色列创科公司虽然在科技前沿的研究和创新方面很强,但在把成果大规模商业化上却较吃亏,这乃受制于国内细小的市场,缺乏大规模的科技应用场景。以往,西方国家跟他们交往较密切,投入的资金亦较多,他们初创公司的科研成果较多被应用在欧美市场,企业也自然较多选择在欧美上市。但随着近十多年,中国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增,加上人口众多,这个冒起中的庞大市场,令不少以色列公司均跃跃欲试。

对许多以色列公司而言,以往跟中国和亚洲市场接触较少,香港正好可以做他们的「盲公竹」,因此他们很希望可以到香港寻觅合适可靠的生意伙伴。香港在几个方面的优势可说是得天独厚,包括高水平的大学科研力量、着重知识产权保障,使用他们熟悉的普通法和优良的法治传统。此外,香港有大量通晓两文三语的人才,熟知内地的商业文化和具备广泛的人脉关系,也了解西方市场的运作和习惯,通讯科技基础设施更是一流。以香港作为拓展业务的跳板,既有粤港澳大湾区以至整个中国市场,也可以连系到跟我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东盟国家及其他亚洲地区,前景广阔。

目前,大约有三十家以色列公司在港设立了办事处。通过这次访问,我有信心未来两地在创科发展方面会有更多的合作,亦将会有更多以色列的创科公司到香港寻找发展的机会。

2018年9月9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