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旧区•新意

上星期我到访了深水埗,这个经常被形容为旧区的地区,大家印象中先想起的会是甚么? 鸭寮街上的档贩、可以自己「砌机」的电脑商场、式微了的旧工厦…… ? 但是,如果我们再留心一点,便可以看到近年愈来愈多的创意、设计和文化活动渐渐融入了这个社区,让这个传统旧区悄悄地起了变化,添上了新的气息。

行程中我参观了位于石硖尾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它的前身「石硖尾工厂大厦」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本土家庭式轻工业的集中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寨厂」。我年少时跟家人居住在附近的大坑西村,当时不少家庭都会向这些「山寨厂」拿一些半制成品回家作一些简单加工,帮补一下生计。这些「山寨厂」可说是香港社会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我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之一。

后来,本港工业式微,「石硖尾工厂大厦」也于二千年开始丢空。到2008年获赛马会资助,活化成为今天的创意艺术中心,大厦外貌翻新后大致保留下来,但内里盛载着的已不是当年的山寨工场,而是140个各类艺术家和团体的工作室及展示场地,有画作、摄影、陶艺、雕塑等视觉艺术,也有音乐、舞蹈、戏剧等的表演艺术。中心内亦有茶艺馆、咖啡室和创意工艺店,为石硖尾这个旧区增添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休闲好去处。

到访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与艺术工作者交流。

当日我参观的其中一个工作室,是两位年青人的艺术组合,作品以插画为主,他们喜欢以幽默轻松的手法画出一些生活上的体验和细节,流露出现时本土年青人的色彩。跟他们倾谈,了解到他们本身都有正职,工作室为他们提供了实现对艺术创作追求的空间,但两者兼顾殊不容易,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值得尊重和支持。

参观荔枝角一幢活化工厦内由年青人创业的店铺。

之后我到了一个位于荔枝角、近年由旧工厦活化而成的新项目。这个项目活化后除了提供一般零售、办公室等商业楼面外,亦划出了相当面积以优惠租金租予年青人做创作及创业的空间,同时提供营运和市场推广支援,包括举办周本市集、文化创意活动、快闪店、销售柜台和店铺,帮助不同的创业年青人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市场。去年,项目便帮助了近五千间初创公司及本地商户。

这个项目的经验让我看到这种工厦活化的模式,一方面既能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更多空间,同时也为场地注入了与别不同的文化、创意特色,带来更多的人流,可说是双赢的方案。去年政府推出的「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也是为了支援香港有意创业的年青人,希望未来有更多业主和机构参与。

近年政府正加倍努力支援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在今年预算案中也宣布了,向创意智优计划再注资十亿元,加强支援业界发展,特别是在培训青年人和扶助初创企业方面,同时让香港设计中心推行多项措施,令社会各界更认识创意及设计思维的价值。

以深水埗为例,香港设计中心将跟市建局合作,于通州街/桂林街的重建项目中建立新的「设计及时装基地」,希望配合深水埗数十年来蓬勃的服装、布艺、成衣批发零售的独特氛围,把当区打造成为设计师、时装业人士喜欢流连聚脚的地方,甚至成为培育香港新一代设计师的摇篮,为整个深水埗区带来更多活力和朝气。

深水埗正在悄然转变,在承传旧有文化、传统、历史和建筑的基础上,愈来愈多有创意的年青人找到自己的天地,社区也得到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我们会继续努力,营造合适的环境和政策配套,让青年人有更大的创业发展空间。

2018年6月17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