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司长随笔

保持清醒 自强不息

上周我出席了公开大学的「公大讲堂」。

上周五,我们公布了本港最新的经济数据和预测。今年首季,本港经济延续去年强劲的增长势头,按年录得4.7%的升幅,是近七年来最快的季度增速,并且是连续第六个季度录得高于趋势的增长率。

在环球经济向好、外部需求转强的带动下,整体货物出口在第一季强劲增长,按年实质上升5.2%。受惠于访港旅游业强劲复苏、跨境金融活动增加,以及区内贸易往来蓬勃,服务输出的增长同样加快,按年实质上升7.5%,增长遍及各个环节。

市民普遍就业,首季失业率维持在2.9%,是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在经济及资产市场向好下,市民消费情绪乐观、内部需求增强,私人消费开支在第一季按年实质跃升8.6%。

尽管本港经济势头良好,特区政府并不会因而安于现状。正如上周我在立法会三读通过本年度财政预算案后指出,政府会以策略性和前瞻的角度,以「促成者」及「推广者」角色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支援创科产业和其他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务求经济多元发展,为年青人带来更多的事业发展空间。

参观公开大学的文化创意工作室。

上周五,我参加了公开大学举办的「公大讲堂」,讨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会上,不少人都十分关心香港如何能够为未来经济的多元发展,培养和吸引到足够所需的人才。

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史瓦布教授(Klaus Schwab)数年前已指出,今天世界经济正由「资本主义」(capitalism)时代步向「人才主义」(talentism)时代,即一间企业、一个城市或一个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已不再单纯取决于吸引到多少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而是更大程度取决于吸引到多少优秀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以及是否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因此,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断加大投资教育、培育本地人才,同时积极吸引国际上的人才到当地发展。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近年均大力推出不少优惠措施,以争夺国际上最优秀的人才。

香港要发展多元经济、提升竞争力,自然也不能例外。创新及科技局最近公布了以先导形式推行为期三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协助科技公司或机构更快地从海外和内地招聘在香港短缺或难以找到的科技人才。参与计划的公司每聘用三名非本地人士,便须增聘一名本地全职雇员和两名本地实习生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亦即「3拖1+2」,同时为本地培育人才。

其实,我在预算案中宣布投入100亿元建设两个科技创新平台,目的便是吸引国际上在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和机械人领域顶尖的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来港,在香港进行更多应用研究,以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工作,为香港汇聚及培育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

在科技人才入境先导计划公布后,我留意到业界普遍欢迎有关计划,认为回应了业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但社会上也有意见担心引入外地人才会对本地人构成竞争。我希望大家理解,以我们目前的情况,培育本地人才跟吸引国际人才,两者并不互相排斥,反而是相辅相承。事实上,一个地方是否拥有足够的某项产业人才,大大影响到该产业能否发展起来,以至能否提供到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过去一段时间,香港一些最优秀的年青人未必愿意选修理工和科技相关科目,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担心毕业后难以在本地找到相关工作,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本地培育出来的创科人才,因其他城市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被吸走。过去一年,当我们跟不少大型创科企业和科研机构倾谈,游说他们来港落户时,他们也表示担心在香港找不到足够的相关人才。由此可见,人才的供应与就业机会的供应,两者其实是互为因果。

要为创科产业开创新局面,我们不应执着于「有鸡先还是有蛋先」之类的问题,而是应该积极投资培育本地人才,同时立即着手吸引人才和企业来港,汇聚更多人才和企业便能带来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做大个饼」;这些就业机会和前景也会吸引更多本地人才放心投身行业,开启良性循环。

事实上,只有人才汇聚,才能带来企业群聚(agglomeration),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和容量,创造更大的市场规模效益。美国金融巨企选择汇聚纽约、创科龙头则多聚集三藩市湾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反映自由开放,人才、企业聚集的好处,往往大于因聚集而造成的竞争压力。

我相信,香港一直以来的成功,有赖我们能够包容开放、海纳百川,只要是香港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都能「英雄莫问出处」。我相信我们的年青人都是心怀志气、不怕竞争、自强不息,让香港能够不断创新、多元发展,在质和量方面都能迈向更高台阶。

2018年5月13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