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智能制造

上星期三,港大医学院和理大工程学系的团队宣布成功合作研发出全球首个内置马达的外科手术机械臂。这个名为NSRS的机械臂由多个细小的部件组成,比现有的微创手术系统更为灵活精准,令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够减少病人伤口,是医疗技术的一大突破。NSRS的研发得到创新科技署和私人资金的资助。而在上月底,远在西班牙举行的2016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中,由科学园培育的一家本地企业所设计的音乐耳机,凭着能够同时侦测使用者心跳和摄氧量等资料的技术,成功击败多间国际科企巨擘,赢得最佳穿戴式流动技术大奖。

这两个项目取得的成就,正好说明香港在不同领域都不乏世界级的科研人才,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上政府、大学和业界的支援,我们有充分条件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和生产。我在今年和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均投放不少资源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希望令香港在新一波科技浪潮中维持竞争力,也令本港产业更加多元化。考虑到香港的实际环境和社会发展方向等因素,我们将机械人技术、健康老龄化和智慧城市列为重点领域,希望加强这些范畴内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商品化。

在发展智能生产和机械人技术方面,全球多个先进经济体近年都大力推动将制造业和资讯科技融合,提升制造业的产能。以高端制造业闻名的德国,在数年前就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研究透过互联网和物联网,建立高效、灵活的智能工厂。工厂里的各项设备、机器、人员和资讯等都会由网络连接起来,系统在收到订单后会进行分析,然后智能地安排工序和采购原料和部件,并交由机械人进行组装和由自动运输系统协助物流和送件。构思中这些智能系统更加具备自我监察和修正的能力,可以按市场需要灵活调节生产目标和流程。美国、欧盟和日本也先后提出类似「工业4.0」的倡议,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今年初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各种可能性。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面对劳工成本上升和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也锐意积极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十年发展计划,带动内地制造业朝高增值方向升级转型,推行智能和绿色制造,培育中国优质品牌,目标是到2025年,令国家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的详细发展纲领至今已陆续公布,重点领域包括航天装备、节能汽车、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产业等,并且将「互联网+」融入先进制造业当中。

香港是国家最国际化的商贸和金融中心,资讯和通讯科技发达。我们的独特优势可以支援《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也能从中得到更多发展机会。内地企业可以利用香港作平台,测试国际市场对高端产品的反应;香港广阔的商业网络和人脉经验,也可以协助内地企业订定市场策略和推广品牌。至于香港的金融服务、会计、法律、产品设计和检测验证等专业,也可以为内地制造业提供融资、商业和技术方面的支援。

制造业过去曾经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香港制造的塑胶、纺织和电子产品行销海外,广受欢迎。当时工厂林立,不少香港人在其中胼手胝足,辛勤工作,养活许多家庭。进入90年代,生产工序逐渐北移,香港的经济结构也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但随着科技发展,高增值制造业不再必然受土地和高昂成本的限制。我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一系列措施,除了鼓励大学和业界的科技研发和应用,也会投入82亿元在将军澳工业邨兴建专用大楼,希望汇聚机械人技术和资讯科技的先进制造业,涵盖产品研发、生产、测试以至市场推广等不同环节,推动整条价值链的发展。我希望大楼在2021-22年度落成后,我们可以再一次发挥「香港制造」的优势,为香港经济带来新动力。

2016年3月6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