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关顾民生 前瞻筹划

刚刚过去的一星期,感觉过得特别快,因为我在星期三早上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后,就马不停蹄,几天之内一口气出席了记者会、电视论坛、电台联播phone-in节目和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特别会议,又分别接受了中文和英文电台的访问,一直忙到昨天早上。

过去几天我听到很多市民和议员对预算案的不同意见。当中不少朋友都特别关心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支援,也有不少人表示未能受惠于纾困措施而感到失望。事实上,香港人口快速老化,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增长得非常快。政府也因应需求,不断改善和增加相关的资源投放。民生相关的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一直是政府的最主要开支。在2016-17年度,我们在这三方面的预算经常开支接近2000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六成。与十年前比较,这三个范畴的开支增加了八成,其中社会福利的开支更是增加了超过一倍。这些开支都是恒常性的,能够持续为有需要的群组提供协助。

在社会福利方面,今年新增的一项主要开支,就是每年拨款29亿元推行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我们希望这计划可以鼓励就业和支援有儿童的基层家庭,纾缓跨代贫穷。我们亦会加强和推出不同服务,从长者的住宿照顾,到对残疾人士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援,以至托儿服务,甚至是为祖父母提供照顾幼儿的训练。如果家中的祖父母能够帮忙照顾幼儿,一家人互相支援,我相信可以令更多在职父母能够更灵活地兼顾工作和家庭,提升收入和生活质素。

医疗服务也是市民最关注的地方之一。正如我在《财政预算案》记者会上提到,政府明年度对医院管理局的总资助额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6400万元而达到516亿元。这还未计算政府预留用作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的2000亿元,以及拨予医管局成立基金、以赚取投资回报的100亿元。这些投资收入会用作加强医疗公私营协作服务。因此,大家在考虑政府对不同阶层的支援时,不应只集中看个别纾困措施的对象和金额,其实更应该看看政府在有关方面的整体开支。在下年度,政府的总支出接近5000亿元,比去年度增加14%,幅度绝对不能算小,也远远高于本港经济增长的速度。

我当然明白社会大众会欢迎政府增加开支,改善服务。但作为财政司司长,我的另一个重要责任就是确保公共财政保持健康,能够兼顾香港短丶中丶长期的需要。有一位网友就在facebook上留言给我,说到他担心政府开支连年递增,长远不能持续。也有听众在phone-in节目中问我,香港的税基狭窄,何以我们仍会提出增加个人和供养父母等免税额。我希望在这再说明一下,政府的税基狭窄的确是狭窄。以薪俸税为例,只有四成多的工作人口须纳薪俸税,而六成的薪俸税收入是来百分之五的缴税人。在过去几年,由于经济增长,不少市民收入有所提高而进入了税网。考虑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减轻市民生活压力等的需要,平衡之下,我决定将由下年度起提高部分免税额,效果大概会是将税基回复至早两三年前的状况。长远来说,我们仍然要关注这课题,考虑如何改善税制。

也正正是由于人口老化令开支不断增加,我们要加倍谨慎的筹划政府财政,应使则使之余更加要未雨绸缪。我在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成立的未来基金,以及成立房屋储备金和拨备2000亿元作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等措施,就是趁我们有能力时,静静地堆起多点「沙包」,待得经济出现风浪时可以快速应变,也令某些重要范畴的开支可以持续。大家不要忘记,在不远前的1998至2004年期间,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困境,政府财政储备在这几年间就消耗了四成。

今天是难得的假期,我一早会与家人到大榄郊野公园参加善宁会一年一度的慈善行山活动,为善终服务筹款。我希望在优恬宁静的郊野,能暂时放下脑内一大堆关于预算案的数字,好好充一充电,迎接下星期的工作。

2016年2月28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