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经济发展委员会

星期三举行了第一次经济发展委员会会议。委员会是一个高层次、跨界别、跨部门的新平台,研究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行政长官希望委员会检视香港的产业结构,就如何提升现有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扩大市场、扶助和孕育新产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可执行的建议。换句话说,委员会不单要把脉,更要处方。委员会所有的非官方委员皆是相关领域有份量的翘楚。除了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本地企业家、银行家、专家学者、专业界别的精英外,还有来自新加坡、内地、台湾的委员。

杨荣文是新加坡的资深政治家,是多名总理的内阁成员,合共在内阁服务20年,曾担任多个部长职位。我和杨荣文认识多年,在筹备在香港举行的世贸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时,有紧密的合作。当时他是工贸部部长,我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刘忆如也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她是经济学家,曾在各地大学任教(包括中文大学),同时也长期在台湾政府担任要职,推动台湾经济发展。巴曙松是国务院发展硏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他曾经在香港工作多年,对两地的情况都十分熟悉。

虽然这只是第一次会议,委员已提出了不少藉得深思的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随着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工厂开始向北迁往珠三角,香港的产业结构也逐渐转型。现时,香港还有很多工业家,但香港本土已经几乎没有制造活动,成为全服务业的经济体。目前,广东省的经济也在转型,在腾笼换鸟的策略下,香港工业的制造基地将会渐渐离开珠三角。长远而言,香港是否须要重新发展制造业呢?

委员对这个课题未有主流看法,但有不少前瞻性的观点。香港不可能走回头路,不可能再以劳动密集的方式,生产低价值的产品。如果要在香港进行生产工序,必须是高价值产品,例如高科技、以设计为主要卖点、或能切合个别用户需要(highly customized)的产品。有委员认为,香港须要发展工业而不是发展工厂。低增值的生产工序在什么地方进行,并不是关键。最重要是把高增值的部份(如设计、品牌管理、供应链管理)留在香港。但即使我们不直接制造产品,仍必须掌握产品制造的窍门。

有委员指出香港有国际规模的企业不多,超过90%企业为中小企,当中不少是从事新兴产业。他们一般的资源有限。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单打独斗,要脱頴而出,往往非常困难,尤其是不少外国竞争对手背后有其政府支持。政府和业界如何可以团结整个行业不同持份者的力量,加强行业整体的竞争力,是这些新兴产业能否加快成长的关键。要扶助中小企,不一定是财务或税务优惠,我们也可以考虑针对行业整体的宣传活动,也可以从政策、规管和人力培训等方面入手。

有委员建议要为香港长远发展重新定位,善用和提升「香港」这个品牌。内地消费者对香港有相当信心,所以「香港制造」、「香港检测」甚至「从香港购买」的产品,在内地市场有额外的优势。外国产品进军内地市场前,很多时也以香港为桥头堡和试金石,因为在香港畅销的产品,往往也可以在内地取得成功。如果香港可以有系统地发展这些无形资产,相信可以大大加强香港企业的竞争力。

我期望在日后委员会会议和小组会议上,委员可以更深入讨论,把高瞻远瞩的想法,转化为行动纲领,让政府逐步落实,把香港的经济带到新台阶。

2013年3月17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