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四个女人,两出好戏

这个星期,一连出席了两出电影的首映礼,一出港产片,一出外国片,都是得奖作品。不是说得奖的电影就一定值得看,而是这两出电影恰好都是我想看的,都有我喜爱的演员和有趣的题材。也真巧,两出电影都是由两位演技杰出,而又各自在不同评选中得到最佳女主角殊荣的女演员来担当主角。而且剧情都是围绕着两位上了年纪的人物,各位可能猜到了,这两出电影就是《桃姐》和《铁娘子》。

《桃姐》的「威水史」,不必我多讲了,自从去年它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最佳女主角等奖项以来,一直在不同评选中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赢得各种荣誉。这样的奖项,我相信会陆续有来,用广东话说,会「攞奖攞到手软」。我为参与这出电影创作的香港电影人 ── 大家都熟悉的叶德娴、刘德华、许鞍华和更多有参与的工作人员 ── 高兴,而且为他们自豪。

值得高兴和自豪,不仅是因为他们拍出了一部好电影,而是因为它出色地重新彰显了香港人最值得珍重的资产之一:人与人之间浓重的人情关怀。

《桃姐》没有峰回路转、波澜跌宕的剧情,但由始至终吸引着、感动着观众,即使是不熟悉香港环境、历史、文化的外地观众也会受到感染,并给予高度评价。这全是凭着谁都能理解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引起了的共鸣。这些人情味都表现得平实、细致、朴素。作为香港人,我更加感受到,电影除了表现出对那个年月中人与人之间微妙人情的珍重,还散发着对香港本土传统价值观的珍重、从容、大度、自信。从编剧、演员到导演,触动人心灵的表现,都仿似顺手拈来,而实则是功力能举重若轻。

对于香港电影人敢于投资拍摄这样的电影,我衷心敬佩。拍电影投资大,风险高。近年,由于市场变化,港产电影面临巨大的考验,电影人必须适应转变,从中寻求新机遇。近年政府为了支持港产电影发展,出了不少努力,一九九八年起就成立了电影服务统筹科,协助本港电影业解决不少在制作方面的实质困难。到二零零九年,又建立「创意香港」,务求提升本港作为亚太区电影贸易及服务枢纽的地位。其实,每个香港人都可以为此出一分力──「买飞睇戏」。《桃姐》很值得睇。

《铁娘子》也值得睇,不过意义就不同了。如果不是拿桃姐来拍了电影,这故事是没有人知道的。铁娘子则不必拍电影已经名闻遐迩。扮演她的梅丽史翠普也是一样,她是当今公认好戏的荷里活影星,凭着《铁娘子》又再次夺得金像奖了。我也十分喜欢看她的戏,从早期的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开始至今,我都是她的“粉丝”。

英国前首相戴卓尔夫人的铁娘子花名可能比她的本名更为人熟知。这花名早在她当选首相之前就名传国际,是她一九七六年以保守党党魁身份在国会发言猛烈攻击当时的苏联,而由莫斯科「送」给她的。

铁娘子以处事强悍利落着称,留有The lady is not for turning的名言,这话用广东话来翻译,或者可译为「咪旨意摆布本夫人」。不过她也有面对现实而不得不回心转意的时候。当年她在香港前途问题上与邓小平打交道,曾经对邓小平提出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不以为然。到后来,她当然亦无法固执己见。

2012年3月1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