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香港小掌故(二)– 理发篇

上星期日到尖沙咀理发。大家也许奇怪为什么我要老远从港岛跑到九龙去理发,其实我光顾这间理发店已经很多年了。八十年代初从美国回港工作后,为了方便子女们上学,我跟家人住在九龙区的政府宿舍,步行约十五,二十分钟便可到达尖沙咀,所以一家四口多在这区活动,包括食饭、买衣服、逛书店、看戏、理发等。

我跟那里的师傅十分熟络,不须多说话,他们已非常了解我的要求,而我则非常满意他们的服务,所以多年来一直光顾这间理发店。这店位于后街,装修并不华丽,要行上数级楼梯才能到达,曾经过多次搬迁才在现址安顿。正正是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吸引了不少像我一样的老顾客多年来矢心不变。每隔数周,若有一个比较不太忙碌的周日,我便一早从住处乘车到码头,乘小轮到尖沙咀,再步行到理发店。修发之余会跟师傅们谈天说地,听听他们对时事的分析,享受一刻的悠闲。

说起理发店,我想起少年时跟爸爸到传统的上海理发店剪发。在五、六十年代,光顾上海理发店可说是「时髦」,当时的皮座椅尤其是「摩登」,可以360度旋转,宽敞而可调校高低,坐上去可以仰后趟下,有舒适的头枕,有磨剃刀用的皮带。我首次坐上去时,有「豪华」感觉!当时我的个子还是比较矮小,我在剪发时是要坐在皮椅扶手上的木板呢!

以前的上海理发店服务周全,除基本的洗、剪、吹和恤发之外,还有剃须、采耳、修甲甚至「线面」等服务。当时我仍是学生,只光顾剪一个短短的平头装。但看着老师傅替客人剃须的「功架」,真令我着迷。我仍然记得他们怎样熟练地三、两下手势把剃须泡沫均匀地涂在客人下巴和面颊上,然后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刮掉胡子,那种干净俐落,决非一般电动须刨可以媲美。刮完须后更铺上一块冒烟的热毛巾,令整个脸都转红,但客人都显示一个十分满足的表情。

上海理发店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店内永远开着收音机,墙上总是挂着一些明星的「大头相」,例如夏萍、吕奇等,方便客人「按图索骥」,告诉师傅要剪哪位明星的发型。

翻查资料才知道,原来以前上海理发店的师傅,大多来自扬州,并不一定来自上海。据说自四十年代尾开始,很多上海人南下做生意和生活,广东人习惯把广东以北的人统统称为「上海人」,故令人误以为上海理发店的师傅全是上海人。

在美国生活期间,偶尔到唐人街,会经过一、两间传统理发店,虽然店内也有上海老师傅、豪华座椅和明星相,但感觉总是缺少了点东西。后来才发觉,是缺少了操广东话的电台广播声响!原来少年时代的理发体验,一直紧紧牵引着我对香港的情怀。

*****

后记∶理发店旋转灯筒

多年来我访问过不少国家,发现无论香港、美国、英国还是东南亚的发型屋门前,总是有一支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的旋转灯筒,每见灯筒开动,便知道理发店正在营业。大家可知这灯筒的来历?

有说三色灯筒是为了纪念法国革命胜利,红、白、蓝三色正是法国国旗的颜色。另一种说法是,中世纪时理发师是「业余外科医师」,替病人作「放血」治疗,其后英格兰国王批准理发师和医师成立联合会,并以三色柱为标志。

我无法查证以上两种说法的正误,不过三色旋转灯筒确实一直是全球理发店的独有标记,大家下次出外旅行时,不妨留意一下。如果发现有趣的灯筒,请拍摄下来,跟大家分享,让大家一开眼界。

2010年1月17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