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财政司司长

前任财政司司长网志

「Y世代」续篇 – 「八十后」

今年圣诞节没有外游,跟家人和小霸王Oliver(家中柴犬)在家中度过了一个宁静而温暖的假期。除了就今年的预算案分析一些议员的意见和准备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之外,我还看了几部十分有份量的电影。我亦趁机会翻看了一些以前看过的读物,当中包括吕大乐教授所着的《四代香港人》。

我上星期在家里招待一群近年招聘的政务主任,他们都是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八十后」青年。

根据吕教授的分界,于战前二、三十年代出生的是第一代香港人;战后婴儿潮的一代是第二代港人,这是我的年代;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是第三代;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也可以说是婴儿潮的后代)的是第四代香港人,这是我子女的年代。

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巨轮推进的影响,每一代港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精神面貎等方面都各有特点。重读这本书,我感受特别深,也引起不少反思,尤其对第四代港人的现况。吕教授认为第四代港人「注定是输家」,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没有将最开放、最多元化、最多机会的环境,好好保护和优化,以传给下一代,令这一代人得不到一些「先天」的优势。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我觉得其实第四代港人享有的机会并不少,加上成长环境和父母、社会对他们的栽培和资源投放,他们的竞争力和机会绝对不比上三代人逊色,问题在于这一代人的期望是什么和是否能够掌握和创造新的机会。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们的期望自然会不断地提高。以住屋为例,第一代港人觉得有三餐一宿、生活安稳已经很满足,自己拥有的住屋是一个奢望;婴儿潮一代可能认为能够早日「上楼」(获分配公共房屋)已符合了对住屋的期望;第三代港人觉得「上车」(置业)可以说是必要达到的目标;对一些第四代港人来说,他们最关注的可能是物业会所有什么设施、泳池有多大、私隐度是否足够等等。

也有人认为现今香港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第四代港人可以「上流」化。在六、七十年代以前,可以入读大学的只占很少部分,基本上大学,甚至预科毕业的必然是社会精英,注定可以爬上社会上层的阶梯。香港发展至今,教育普及了,我们的大学更大幅增加至九间,现在入读大专的学生大幅上升,但大学毕业未必一定再等于可以即时爬上社会上层的阶梯,但教育程度稍逊的年青人也不一定没有机会,问题是在竞争中,他们能否把握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

正如我在《Y世代》的网志中提到,Y世代(也即第四代港人)在创意、视野方面较为优胜。无论在学校或透过网络世界,他们可以掌握的知识较之前三代人更丰富、更广阔。而社会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只要他们能够好好把握,好好装备自己,再加上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他们是不用担心日后没有「上流」的机会。

政府除了投放大量资源在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外,还一直致力维持香港的竞争力,在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完善金融体制之余,我们也积极开拓新的经济亮点,例如鼓励科研,增加就业机会,为年青人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我留意到近日不少报章专栏和电台节目都有出现「八十后」这个名词。从网上得知,「八十后」原本是用于代表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国内年青人。由于八十年代后,国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八十后」成为独生子女的代名词。有人分析,外来资讯深深影响「八十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会以批判方式审视社会制度及不公平现象。

引起大家讨论的是,近日有部分香港「八十后」 (也即第四代港人)以较激烈手法,表达他们对一些民生议题的关注。对于这羣「八十后」的年青人,我很明白他们的看法和感受,他们是香港回归后才踏进社会的年青人,他们其实可能较前几代港人更爱香港和国家,对家国有更深的投入感,对社会事务有一份激情,更愿意站出来大胆地表达他们的看法。

激情不一定是负面,我甚至认为年青人必然亦应该有激情的。在我年青的时代,热血青年参加「保钓」运动,参加「反越战」运动,参加民权运动,他们所表现的激情,实在比今日的「八十后」青年不遑多让,但最重要的是在激情中,也要有理性和客观的讨论,眼界也要广濶。

「八十后」将会接棒推动香港的未来发展,你们准备好了吗?

2010年1月3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