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

司長隨筆

穩中求進

日前剛公布本港今年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3.5%,增速比前季放緩了超過1個百分點,表面來看放緩速度較明顯,這會成為趨勢嗎? 當中有什麼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回看今年首季,股市在去年至今年初大幅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加上復活節提早到臨,令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一季強勁增長8.8%,造就了首季度經濟增長達4.6%,是近七年來最強的季度。

雖然第二季整體經濟增速略為放慢,但仍是連續第七個季度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每年2.7%的趨勢增長率。私人消費開支仍保持動力,按年增長仍超過6%。環球經濟亦保持了不俗增長,支持本港的貨物出口增速僅略為放緩至4.6%。

可以說,目前本港經濟基調仍然良好,失業率持續低企,就業人數繼續增加,市民收入普遍有實質增長。值得留意的是,服務輸出按年實質顯著擴張6.1%,所有主要組成項目,均保持增長動力,當中訪港旅遊業更繼續錄得雙位數增幅。

考慮到上半年經濟增速有4%,即使下半年動力放慢,相信全年增速仍會符合我在今年預算案估計的3至4%。因此,我決定在這一輪的經濟預測覆檢,維持對今年的增長預測不變。

其實,自金融海嘯後,本港經濟已連續35個季度呈按年增長,期間最高的按年增幅達7.9%,動力最弱的季度增速僅為0.8%,這正好顯示季度經濟增長率存在變化,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增速很大程度受外圍因素影響。展望今年下半年,須留意兩項主要不明朗因素,包括國際貿易磨擦及美國貨幣政策和資金流變化。

美國自六月起先後公布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和針對中國貨品的額外關稅,國家亦不得不先後推出反制措施回應。貿易爭端既影響環球貿易量及供應鏈管理,亦遏抑企業投資意欲和金融市場氣氛。這些外溢效應或會傳播至更廣泛的經濟層面及令資產價格受壓,未來本港經濟受到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或會來得更快、更廣泛。如果國際貿易磨擦持續升溫和延續至中長期,亦可能會透過信貸和流動性風險的渠道,影響香港的銀行業。

第二項不明朗因素,是美國加息步伐和幅度以及如何影響資金流向。美國聯儲局自2015年年底至今已七次加息,預計今年下半年很大機會將再加息兩次,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本港息口遲早需要跟隨上調。而貿易磨擦將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和通脹走勢,從而令美國的加息步伐和資金流向的不確定性增加。

事實上,自美國今年三月加息之後,本港銀行同業拆息息率已上升不少,加上近日相繼有本港銀行上調新造樓宇按揭息率,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將會加重。展望下半年,本港最優惠利率有很大機會上調,過去一段長時間的超低息環境可能快要結束。

面對外圍的不確定性及風險,下半年本港經濟增長動力難免會放緩,但經濟變化有其規律,最重要是在高低起伏間,保持良好的經濟「底子」,並有效管控潛在風險,特別是在經濟動力放慢及資產價格下調時,可能對金融體系及本港的家庭造成的影響。

的確,本港家庭負債總額近年持續增加,根據金管局的數字,截至今年首季,本港家庭總負債已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約七成,但值得留意的是,本港家庭儲蓄率同樣趨升,比率在去年升至近27%,遠高於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而家庭擁有的淨資產增速亦快過負債增速,相關比率優於亞洲其他地區及一些先進經濟體。

本港家庭資產中,約一半與物業有關,一旦樓市調整難免會受影響,但即使以最狹義的現金存款來作指標,家庭淨資產是其負債的三倍,比率高於多個主要外圍經濟體。住宅按揭供款佔家庭入息比率亦是自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

此外,信用卡貸款的風險也維持在低水平,每月未償還而滾存至下個月的轉期金額佔總應收帳款比例,由2000年代初的超過50%下降至現時的20%。而其他私人貸款方面,雖然增速較高,但超過70%都是有充足抵押的,當中大部份是私人銀行服務投資理財貸款。至於地產商提供的額外按揭貸款,在2017年雖然增速加快,但總體只相當於銀行按揭貸款的2.6%。

可以說,總體而言,本港家庭的借貸情況並未構成金融安全隱患。

誠然,整體數字只能反映宏觀情況,面對經濟動力放緩、息率趨升及資金流向可能轉變,個別家庭的財務狀況或面對較大的潛在壓力,但最重要是做好準備,審慎管理風險,包括預留充裕的流動資金作周轉,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波動。

至於本港的銀行體系,流動性覆蓋率達百分之一百五十。而平均資本充足率逾百分之十九,位居世界前列,亦遠高於國際最低要求的百分之八。金管局亦一直定期對銀行進行現場及專題審查以及壓力測試。可以說,香港銀行體系有足夠資本和流動資產以承受可能出現的衝擊。

2018年8月12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