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創新之橋

上週一,我吃了一頓很值得紀念的早餐。這份早餐的份量適中,相當健康,也沒有甚麼新奇食物,但知識的養份卻是非常豐富,讓我獲益良多。

MIT 校長Dr. Rafael Reif(左三)上周一訪港,在早餐會上介紹Innovation Node將於明年在港成立。

這頓早餐的主角,是遠道從美國而來,我的母校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現任校長Dr. Rafael Reif。當天早上,Rafael和一眾MIT舊生、本地學術界、商界和創新科技界代表共晉早餐,並向我們宣布一則「內幕」消息,就是當天下午將會公布,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將在香港成立。

作為全球最優秀的工科學院之一,MIT選擇在香港成立全球首個創新中心,對我個人來說,固然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消息,我相信對香港學術界、專業界和商界而言,更是一個重大的喜訊。Rafael在早餐會上很詳細地解釋了MIT選擇香港的理由,很有啟發性。

他說,要推動科研創新,必須具備適當的生態環境(ecosystem),無論是在人才或者地理方面,都要有合適條件配合,例如專長於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需要跟善於生產和解決執行問題的工程師合作,互補長短;科研中心的位置最好鄰近大學和生產基地,讓概念和實踐能夠雙向互動,而位處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正好具備了這些條件,擁有推動科研創新的良好優勢。

我的同學兼好友楊敏德(右四),早前在一個MIT舊生聚會,介紹了《教育之橋—從清華到麻省理工》一書,並邀請了一些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共晉晚餐。

Innovation Node的未來定位,將會加強MIT和香港各間大學的聯繫,在創新研究之外,同時重視將研究成果商業化,配合市場的需要。正如負責帶領Innovation Node的Prof.Charles Sodini說,深圳目前擁有非常先進的生產能力,可以在一天時間內,將研究的原型模型(prototype)進行量產,這種能力對於推動概念付諸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條件。

作為MIT舊生,我非常高興母校在此時此刻選擇落戶香港。其實在美國眾多大學之中,麻省理工跟中國的淵源可說甚深,特別是跟清華大學的關係,更可以追溯至上世紀初。我的同學兼好友楊敏德女士(Margie)年前趁母校建校150周年,和清華建校100周年,邀請了歷史學者馮筱才教授做了研究,編寫成《教育之橋—從清華到麻省理工》一書。

根據書中記載,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原名「游美肄業館」,是清朝一所留美預備學校。1908年,美國政府同意將中國多繳納的「庚子賠款」用作派送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基金,終於1909年至1911年,選派了180名學生赴美留學,按照當時中美的協定,學生修讀學科以理、工、醫、商為主,而當中選修工科的學生,大部份到了麻省理工。直至1914年5月,首批17名中國學生在麻省理工畢業,成為了當年國內的大新聞。

MIT的香港畢業生在香港成立了MIT Club,會定期舉行聚會,會員由剛畢業的到退休人士都有,圖為早前在外國記者協會舉行的周年大會。

《教》一書詳細記載了1909年至1943年負笈麻省理工進修的清華大學校友,當中包括了著名教育家顧毓琇、物理學家任之恭,和我們都認識的,麻省理工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這些名字和背後的故事,記載了近代中國人在創新科研方面的偉大成就,包含了對治學、研究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而麻省理工和清華大學之間的聯繫,名副其實搭建了中美之間的「教育之橋」,我相信所有麻省理工的師兄弟姊妹,都會引以為傲。

我相信另一個令MIT人都感到自豪的,是母校自由開放的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鼓勵創意和創新的環境。國際知名的MIT Media Lab,研究項目非常廣泛,從科技、多媒體、設計以至音樂和文化都有。Media Lab由我的建築系老師Nicholas Negroponte教授等人創立,當年我和同學修讀Negroponte任教的Media Communication課,通宵達旦「留守」的建築系實驗室,利用Architecture Machine模擬建築物不同角度的面貌,反覆測試各種印刷技術,過程既辛苦但又好玩,是我大學生涯難忘的重要片段。想來當年我們的實驗室,也具有幾分後來的Media Lab的雛形。

據我了解,MIT來港成立Innovation Node的計劃,已經籌備了一段時間,除了校方的積極聯繫,本港校友們亦擔當了很重要的角色,我特別想感謝馮國經先生(66年校友)一直在背後穿針引線,出錢出力,讓Innovation Node的概念能夠實現,我相信Innovation Node成立之後,定能在港美之間建立一道新的「創新之橋」。

2015年11月15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