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

前任財政司司長網誌

預算案二、三事

新年假期剛剛完結,不少市民都已返回辦公室,但我想他們在這個縮短了只有三天的一個工作週,仍需要時間來收拾心情慢慢回復正常的工作節奏。對於整個假期都在家準備財政預算案的我來說,在春寒料峭,細雨紛飛的日子,喝一口熱茶,仔細翻閱手上的文件,心中感覺反而踏實。

我一邊翻閱預算案的擬稿,一邊想起在諮詢期間收集到的市民意見,這些都是涉及市民經濟民生的大事,更要謹小慎微,不容粗疏。無論是否落實市民的個別意見,我都希望有一個完滿的答案,而不是單憑個人意志行事。

當我加入政府的時候,制訂財政預算案可說是一件閉門進行的事情,以往的財政司可以把自己關在辦公室房門內,草擬預算案。為隆重其事,門外更有警員駐守,外人不可越雷池半步。偶爾,財政司更會在預算案演辭中講述古人理財的智慧,或一些比較嚴肅的笑話。

雖然時代不同,但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基本工作仍是一致的。每年的財政預算案,其實是為了配合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作出資源調撥,以實施政府各項有益於社會的政策和措施。所以,在理念上,預算案一般都不會提出新政策的。這是個別政策局的工作,各局長會就不同的新政策進行分析、研究、諮詢、寫成法例(如果需要的話),爭取獲得分配資源,才找適當的時候推出來。所以,當各政策局尚未完成有關政策的決定時,財政司司長一般都不會越俎代庖。

雖然預算案通常不會宣布新政策,但這並不代表制訂預算案的工作輕鬆。在現時所謂的「財政封套」制度下,各政策局會按他們手上的資源作出優次,但若涉及「封套」外由中央控制的額外資源的話,各政策局都要作出詳細解釋,更直接一點,就是要與其他政策局「競逐」這些稀有的新資源。

我可以說,這些會議既是理性爭辯,也是價值交鋒,不時都會出現爭論得面紅耳熱的場面,但當然,大家都明白這些爭議背後,都是為了市民著想,同時也是為了確保各項政策在實施時,可以避免缺失。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要保持財政紀律和遵守量入為出的原則。

相對於其他地區的「同行」,我在制訂預算案時遇到的問題已經算是較為愉快的一類。單看不少地區的財長,在嚴重的財政赤字和經濟不景的陰霾下工作,我們仍有能力可以在不需要提高稅收的情況之下,改善現有的服務,發展中長期的經濟和推行各種利民紓困措施,這實在不得不讚賞我們的社會健康理性,認同審慎理財的實行。

我在星期三就會宣布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到時大家就可以看到我們工作的成果。我知道這些資源分配的工作,很難做到盡如人意,所有人都滿意,但我們身為公僕,只要問心無愧,為市民著想,也就是盡了起碼的本分。

2010年2月21日


BrandHK | 香港品牌